第85章:桃李初成壮根基 风帆再举探沧溟-《新王伦新梁山》


    第(1/3)页

    梁山事业发展学院的第一批学员,在经历了数月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后,终于迎来了结业之期。祝家庄旧址上兴建起的学院广场,今日格外庄重。王伦、吴用、林冲、曹正等梁山核心头领尽数到场,见证这意义非凡的一刻。

    这批学员成分复杂,有来自梁山本寨及各营的年轻精锐头目,有各工坊选拔出的巧匠能手,有盟约山寨(如黄门山、桃花山)派来学习的骨干,也有少数表现优异、被破格录取的流民子弟。他们根据自身所长,分别进修了军事指挥、内政管理、筑造工程、器械制造、漕运调度、基础算学等科目。

    结业典礼上,王伦亲自为优秀学员颁发刻有“梁山事业发展学院”字样的结业徽章和证书。他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与希望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轻人,将是梁山未来真正的脊梁。

    “诸位学成,乃我梁山之大幸!”王伦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知识技艺,非一人一家之私产,当用于造福众人,强我山寨!望尔等回到各自岗位,学以致用,勇于任事,勿负所学,勿忘‘替天行道’之本心!”

    结业学员们群情激昂,齐声应诺,声震四野。

    这批学员的回归,如同播撒下的种子,迅速在梁山及其势力范围内生根发芽,展现出惊人的活力。

    回到黄门山的欧鹏,将学到的内政管理与军事组织知识用于山寨整顿,设立了明确的职司,制定了简单的屯田计划,使得黄门山不再是单纯的劫掠团伙,开始向有组织的割据势力转变。

    回到桃花山的李忠,在梁山派去的匠人协助和结业学员的规划下,利用山地资源,开辟了小型铁矿和炭窑,虽然规模不大,却让山寨有了稳定的铁器来源和额外收入,减少了对过路费的依赖。

    回到梁山各工坊的学员,则将更科学的物料管理、更高效的生产流程、以及一些初步的机械原理(如水力鼓风、齿轮传动)引入实践。铁匠铺的出铁率和兵器质量有所提升,织布坊出现了新式的织机,酿酒坊对“好汉香”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出酒率和品质更加稳定。一股钻研技术、提高效能的清风,在梁山上下悄然刮起,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坊、商贸等各产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新纳入掌控的郓城县,这些结业学员更是大显身手。他们协助扈成丈量土地、分配田亩、组织流民屯垦,担任新设工坊的管事,或者进入县衙(由梁山派人组建的临时管理机构)充当吏员,将梁山的那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迅速铺开。原本残破的郓城县,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元气,新开垦的田地里禾苗青青,新建的工坊里叮当声不绝于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