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暗箭-《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第(2/3)页
俞英健到了A单元门口没急着进,先看门。门锁是高档指纹或磁卡的开关方式,门锁电量很足,门缝也尤其符合格调的干净,没有胶、没有纸条,关键是没有外来入侵的痕迹。他抬腕看了眼时间,把耳机轻轻往里压了压,让录音更贴近收音点,随后回头跟门卫说了一句:“麻烦开个门,同志,里面没有人,确认过了。”
门锁是指纹密码和特殊密码卡并用的,门卫拿卡一刷,门锁就发出允许进入的轻响。门卫刚想让开,俞英健却先抬手制止,不让门一下子推到底,只开了个掌宽的缝,探进去看了一眼门后、地面和门吸,确认没有绊线、没有硬物顶门,也没有重新上锁的痕迹,这才把门彻底推开。
“我先进屋拍一圈。”他把门往里按住,留给小周一个侧身进门的角度,“你在外头按照之前说的看一圈。”
屋里是那种典型好好过日子的阔太太布置:持香大概在七到九周之间的无火香薰味儿不浓,大概是因为女主人在派出所住了好几天没回家的缘故,但多少能闻见。鞋柜、伞桶、玄关镜都在它们该在的位置,但凡挪个半厘米都不在最佳的视觉美学适合地点。
从地板和橱柜就光洁如新来看,这间公寓显然被彻头彻尾收拾过,而且还是最近收拾过——这也可以理解,有钱人家除了自己在家里居住扫荡,自然也会请保洁时常甚至定期自动上门专门处理。李详英进派出所那么久,说不定人家都来清理好几回了。
垃圾桶是空的,厨房水槽边没有任何的餐具,每个死角都干净的和新的一样。整个客厅内外没有任何生活痕迹。除非李详英本来就有什么洁癖的强迫症,起码不符合被从法庭上直接送到派出所的李详英那种临时被带走,理当留下一地狼藉给人看的状态。
俞英健眼神扫了一圈,那出了名的直觉一感觉,心里就有数了:
李详英在派出所,家里却保持在“随时能给人看”的自由状态,那说明她有意识地把东西留成这样——她知道有人早晚会不请自来。当然,他们早就觉得李详英不是一时激动刺杀的自己丈夫,就像现在的小年轻会嘱托闺蜜和基友万一自己临时暴毙帮忙删掉自己的浏览器记录,在明知道自己会带上银手铐的时候做好清洁,这一点不出意外。
不过本身俞英健也不指望一进门,所有需要的证据和疑点就摆在了自己的眼前。
“先说一遍。”他站在客厅中轴线的位置,面对手机的镜头,语调平平的念完年月日后语速平稳的进行行程报备需要的资料转述,“市局刑侦二支队俞英健,陪同物业打开金鼎路1号御宸天玺A单元,户主正同警方配合调查,无人在场。此次入内……系针对同案嫌疑人之间的联系进行查找,全程录像。”
做好程序需要的预备,他才开始真正“观察情况”。
先去卧室是最不合理的选择——起码这一趟是这样。虽然潜意识里是最容易藏匿隐私物品的地方,但卧室最容易翻得乱,反而容易让人抓住小辫子。俞英健先研究的是客厅能看到的所有“公开收纳”:电视柜、茶几抽屉、书架、靠墙的小斗柜。
电视柜第一层是网线电线、电器说明书、摆放整齐的缴费单,大概是自己打理的,他只看一眼就关上。第二层是几本高深的艺术画册、旅游杂志,翻了下日期,都是近两年的,说明这个家确实有人长期住,不是李详英拿来糊弄调查人员的假住所。虽然茶几上没有遥控器,遥控器被整齐地放在靠近沙发的托盘里——也是被还好收拾过的迹象。
“你们看见没?”他没抬头,手里开着摄像头,嘴却跟电话对面的人说话,“该乱的地方整得这么利索,她肯定动手整理过。她要是真留了什么东西,十有八九是为了以后能拿出来用,或者更有意思的是——被特定的人来翻的时候能被看见。”
此时此刻,刘澈和陆遥正被派来远程协助或者说监督堂堂支队长俞英健进行侦查工作。
“俞哥俞哥,你觉得她是故意留下的痕迹?”陆遥有种做贼的感觉,就说了这么一句还压低了声音,好好的警察当的简直像是做贼,“这又是什么以退为进的策略?”
“听着了哈,最好的要挟不是把证据带在身边,而是想让谁看就能让谁看。不过预设她们是同伙,这东西可能藏的很深,就是为了避免随便能被人看到。”俞英健把电视柜关上,目光这才转向书房的方向,“咱们要做的,就是换位思考,把她想给别人看的东西先拿走。”
谁都是为自己考虑的。他们可以假定李详英会非常多疑给自己在合作伙伴卸磨杀驴的情况下留后路,因此上门调查,却不能假定她是天然的猪队友——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叫做意外之喜,但不能是他们事前总是考虑的可能性。
俞英健说着往书房走,鞋底在地板上几乎没声。推开书房的门,里面的布置比客厅实用得多:一张书桌、一台打印机、靠墙是两格开放书架和两格带门的柜子。桌面也干净,只有电脑主机、显示器、一摞文件夹,都像是完全没有用过一样干干净净,所有的东西可以说完全是一览无余,没什么翻找的余地。
“啧啧,我不确定能查出点什么,先拍几张全景,大不了到时候把东西都扔给你们复盘。小陆,你需要我把这个电脑上的数据全拷一份回来看看吗?”
陆遥吹了声口哨,“用不着那么麻烦,俞哥你开电脑联个网就成!”
这家伙的行为一向乐于在不用铤而走险的时候挑战难度大的方式,把炫技当作行为洗的,三支队没人干预她,俞英健也懒得越俎代庖,反而觉得这种热闹蛮有意思。
——要是真的什么时候梁安溜号了三支队的人就得被分散开扔进一二支队,要是有的选,他绝对第一个挑邵梓,第二个就挑这位小陆同志。信息技术不技术的不是关键,主要这种自由潇洒的行为习惯很符合俞支队长未能完全实现的个人梦想。
随着陆遥开始兴奋的从事她被收编前的老本行,刘澈接过手机,“俞队好,我是刘澈。”
客服电话式的交流虽然冰冷,但有效率。俞英健说不上有多偏好和聪明人说话,有时甚至觉得自己队里那些光有一身血气的大小伙子清澈到让他能想起自己最青春年少的时候的状态,保持永远十八九的良好心态,但刘澈起码有一个比所有人都要厉害的优点——识时务。懂得什么时候该补充要点,什么时候该让老道的俞支队长自由发挥。
隔空把所有边角拍完以后,俞英健终于戴上防止留下指纹的手套,指着桌上置物架小抽屉里明显的u盘说:“这个我就先别动了,太明显,可能性也小,不如先看打印机周边的文件。起码据我所知,李详英起码在袁家就是个负责花钱的豪门太太,名下是有娘家的几个服装牌子,但都是职业代理人经营——这样的人,平常打印白纸干什么?”
李太太打印下来的文件资料果然不是什么白纸,但也不是什么令人惊叹还好自己不是记者、不然得纠结大发了的特别机密……但仍旧奇怪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俞英健沉默了足足两秒。
连电话都没有接近的陆遥都察觉到了不对,抬头好奇关照:“俞哥,你哑巴啦?”
刘澈好不容易才从不太稳定的手机摄像上捕捉到了字迹的内容,顿时哭笑不得:“李详英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她打印了一本……不对,是半本小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