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除夕宫漏生异象,滞尘作祟乱时辰-《侯门一入深似海》


    第(3/3)页

    车窗外,已经开始有零星的爆竹声响起,点缀着节日的氛围,却丝毫无法驱散车内两人心头的阴云。

    皇宫,今夜注定不会平静。

    皇城在除夕之夜显得格外巍峨肃穆,朱墙金瓦在无数宫灯的映照下流转着辉煌的光泽,却也投下更深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的火药味、御膳房飘出的珍馐香气,以及一种无形的、属于权力中心的紧绷感。

    萧止焰与扮作医官、以轻纱半遮面的上官拨弦,跟着高力士匆匆穿过重重宫禁,直奔皇帝此刻所在的内廷暖阁 —— 紫宸殿侧殿。

    殿内温暖如春,炭火烧得正旺。

    皇帝李俨端坐于御榻之上,面色沉静,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悦与疑虑。

    太子李诵侍立在侧,几位近支亲王和宠妃也在殿中,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除夕家宴似乎因这突如其来的 “时间混乱” 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萧止焰躬身行礼:“臣萧止焰,参见陛下。”

    上官拨弦跟着敛衽一礼,垂首静立一旁,目光却已飞快地扫过殿内陈设与人众。

    皇帝抬了抬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止焰来了,平身。”

    他继续道:“高力士想必已跟你说了。戌时三刻前后,宫中的铜壶滴漏,以及好几处值守的更夫,报时都出了岔子。漏刻似乎慢了,更夫的梆子声也乱了套,甚至有一阵子,朕觉得那滴漏的水滴…… 仿佛停住了片刻。你可觉得,此事是巧合否?”

    萧止焰沉声道:“回陛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尤其是在年关节夜,臣以为,需彻查。”

    皇帝颔首:“朕也是此意。”

    他接着说:“此事交由你暗中查探,勿要声张,惊扰了佳节气氛。”

    他的目光掠过上官拨弦:“这位是?”

    萧止焰谨慎地介绍,并未提及上官拨弦真名:“回陛下,此乃臣府中聘请的医师,苏氏。精通医理与一些奇巧之物,或可协助臣勘查。”

    皇帝看了上官拨弦一眼,见她低眉顺目,气质沉静,便也未多问,只道:“准。需要查验何处,着高力士配合你们。”

    萧止焰谢道:“谢陛下。”

    退出紫宸殿,萧止焰与上官拨弦在高力士的引领下,首先前往设置在殿外廊下的铜壶滴漏处。

    那是一座制作精良的大型刻漏,由数个铜壶组成,水流稳定,用以计量时间。

    此刻,负责看守的内侍正战战兢兢地跪在一旁。

    上官拨弦上前,仔细检查铜壶、箭尺、以及承接漏水的金盂。

    她伸出手指,沾了一点金盂中积存的清水,凑近鼻尖轻嗅,又用指尖细细捻磨。

    她低声道:“水没有问题。”

    随即目光落在箭尺与壶身连接的一些不易察觉的缝隙处。

    她取出一根极细的银探子,小心地伸入缝隙,轻轻刮取,带出一些微量的、几乎看不见的白色粉末。

    她将粉末置于掌心,再次嗅闻,又取出一个小巧的水晶透镜仔细观察。

    粉末质地细腻,带着一股极其淡的、类似于檀香却又更显沉闷的异样气息。

    上官拨弦蹙眉,对萧止焰解释道:“这是……‘滞尘’?一种极为罕见的矿物粉末,性极涩滞,能轻微阻碍水流,且其气息有凝神…… 或者说,麻痹感官之效。量极少时,常人难以察觉,但足以让精密的水漏产生不易察觉的延迟。若在特定时刻,于多个漏刻同时投放此物,积少成多,便可能造成时间‘变慢’甚至‘停滞’的错觉。”

    萧止焰眼神一寒:“人为破坏!而且是对宫中计时系统极其了解的内行所为!”

    上官拨弦补充道:“不止如此,这‘滞尘’的气息,与更夫可能使用的报时工具(如梆子、锣)结合,或许还能影响更夫自身对时间的感知,导致报时混乱。”

    高力士在一旁听得脸色发白。

    “这……是何人如此大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