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灾,如大旱、大涝、蝗虫、飓风、地震、瘟疫等等,这些没有人能预测,更没有人能阻止。 别说大明一朝,整个华夏历史上的王朝,死在这些天灾中的那都是天文数字。 远的不说了,近的如天启六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现在,没有半点减弱趋势的大旱, 若非皇帝登基后一直注重此事,诸如偷税漏税商人的十年追查,不要财物只要粮食的举动,还地于民让百姓都有地可种、社仓囤积粮食、耕三余一、中南半岛的粮仓等等。 若非是这些举动,大明现在因为大旱死上的百姓至少要高达数十万、上百万,更是会有如雨后春笋般起义的队伍。 到那个时候朝廷只能四处镇压,忙于内忧,哪里能顾忌的到外患,草原诸部、建奴、扶桑、海外三国若是趁机搞事, 大明就算是不灭亡,也要因此死伤数百上千万之多。 皇帝登基之前,草原诸部袭扰长城、建奴进攻关宁防线,大明军队无法抵御骑兵,死在建奴手上的军士至少达十五万之多。 若是算上支援这些军队而动员的民夫、工匠等在运输、围城中间接死亡的人数还要翻上两三倍。 “这不行!” 在所有人沉默中,崇祯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咱们不能再走老路了,空谈道德文章,救不了急,也填不饱肚子。 国家要强大,百姓要活路,就得靠 ‘工程技术’ ,靠‘科学研究”。 什么叫工程技术?就是实实在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就是国工院的研究范畴, 诸如何将一亩地的粮食提高三成?如何修一条百年不泛滥的黄河?怎么能冶炼出又轻巧又坚固的金属? 能不能研究出一种一天一个人能耕五十亩、一百亩地的机器? 总结起来就是做出更好、更快、更省力的东西。 什么叫科学研究?就是刨根问底,把万事万物的道理都琢磨透,国科院的研究范畴。 诸如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下几天下多大?为什么会大旱大涝?船为什么能飘起来?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而不是飞起来? 第(1/3)页